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我不學農,但我有心


全省走透透,深入基層了解民眾生活的疾苦。
photo

致力農路改善,列入省政基層建設計劃
宋楚瑜趕到台東勘查颱風造成的災害,實地了解釋迦果樹受災的情形。一行人走在產業道路上,眼看著果農的損失,腳底同時感覺到的卻是農路很差。

雖然大家沒有提起,但他心裡先想著農路這麼糟,若不重新整修,是不是會影響農產品的收成?釋迦在運輸中一碰撞,受損就賣不出好價錢,因此他指示補助修農路。

省府自七十四年度起,已經陸續推動既有農路整修及改修計畫。宋楚瑜既然親身體驗了農民的苦,不幫他們設法改善,總是於心不安。這項工作後來列入台灣省基層建設計畫項下辦理,五年之間共計投資經費一百二十一億元,完成興建產業道路五百餘公里、改善農路一千七百公里、養護及路面處理一千九百公里,並完成宜蘭縣等十五縣農地重劃區內農路,長度合計一千九百公里

photo
1993年6月6日,宋楚瑜訪視台南縣龍捲風災情。

人民小事就是政府大事

民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芝麻小事常常是民怨的深淵,政府官員絕不能將民眾的事不當一回事,這是宋楚瑜時常告誡省府團隊的口頭禪。1993年台南縣 發生罕見的龍捲風,宋楚瑜即時趕到協助處理,災情雖然不是太嚴重,但民眾的損失就是政府的責任,因此宋楚瑜仍親到現場了解處理。

我不學農,但我有心


在國民黨與「黨外」對立的時期,「黨外」的文宣打手首先以「宮廷派」、「大內高手」,大貼宋楚瑜的標籤。誇大不實的抹黑散佈成為流言,讓人覺得他好像「不知民間疾苦」、「不食人間煙火」。

既然來到台灣省服務,才不管你是什麼派、何方高手,農業可是一項必要的考驗。宋楚瑜說,我是苦過來的,「我不學農,但我有心」。


「你很替爸爸爭面子」

宋楚瑜的祖父在他父親十歲時就過世了,他父親宋達先生十四歲就到青島去投效海軍。至今他都不知道祖父長什麼樣子,連照片沒留半張。在宋楚瑜的記憶裡,他的根底是農人的家庭,然後才是軍人子弟。

作為軍官的孩子,宋楚瑜從小穿的是父親舊軍裝改製的衣服,當時隨便穿草綠色軍服,憲兵會抓的,所以要染成黑色,襪子也是一樣,穿後流汗使得襪子退色,兩隻腳都是黑的,內褲則是麵粉袋做的,這種粗布越洗越白。

有人說他是什麼世家子弟,他也沒有多講話,不過他母親會笑他:「你很替爸爸爭面子,人家還說你是世家子弟,可見你還不錯!」


「三生一體」的大原則

其實,對一個政府領導者而言,如何掌握對農民照顧的原則勝於一切。宋楚瑜特別重視農業的「三生一體」,必須「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三者兼籌並顧,缺一不可

農民在台灣,已是一群弱勢的族群,農村人口老化,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收成不穩定,宋楚瑜說,「要讓年輕人肯回到鄉村,不能光靠口號,不能靠道德勸說,政府一定得拿出具體的方法,提供充足的誘因,做到了這一步,台灣農村才不致一直衰落下去。」

(1)首先,宋楚瑜與省府團隊致力的是縮短城鄉差距,主要是在生活品質、就業機會與生產環境等方面的改善

宋楚瑜強調,農村有農村的風貌,都市有都市的繁華,兩者本有差異,但大家同樣生活在台灣,都市人享有的一般生活條件,在鄉村也必須具備。例如最基本的水電供應、便利的交通、免於淹水之苦、教育設施的充足,以及環境衛生的改進等等,這些政府都必須持續不斷的去做,當農村的基本生活機能不致於比城市差距太大,就會有很多人留下來奮鬥,進而創造更豐富多元的工作機會。

與其坐視人口朝城市集中,不如將城市的工作機會與生活品質帶到農村,這才是國土再造、深耕台灣的根本大法。」宋楚瑜說。

(2)其次,加強有關農會、農田水利會等為農民服務民間團體的功能。幾十年下來,這些團體與農民休戚相關,也有著深厚情感,宋楚瑜認為對於他們的資金運作、預算及人事的健全,政府有責任予以輔導健全。財務困難的農田水利會,每年省府全額補助人事及運作經費至少五十億元,以強化灌溉、防洪等功能。

省政府自八十三年度至八十七年度,宋楚瑜即逐年編列充足貸款預算,協助辦理農民購地貸款、農機貸款、輔導修建農宅貸款及加速農建貸款,計幫助四萬三千餘農漁戶獲取五百七十三億餘元資金。但他絕不把農會和農田水利會視為政治上「樁腳」,所以在省主席、省長任內從不到這兩個機構去講話、造勢。

宋楚瑜說,「台灣的農會與農田水利會,有如輔助農民生產活動的雙翼,直接裨益農民生產條件與生產技術的改善,恰可彌補政府農業施政某些的不足」。

(3)第三,是盡全力協助農民的生產活動,讓農民終年辛苦有所得也能保障收獲

事無大小,凡農民生產所需的條件與設施,宋楚瑜都要農林廳同仁為農民操心設想。

舉如農民每天踏著的農路要修,而且要和鄉鎮道路、縣道與省道相連,方便農民的工作與生活,以及農產品運銷;能夠增進產銷機能的倉儲、冷凍設備、蓄水桶、乾燥機等,都要以整體考量,實際嘉惠到提升產能上;農林廳暨所屬機關、各試驗改良場所則積極於生產技術及品種的改良,轉化到產地的田野上,形成農民的具體成果,並增進台灣農業精緻化與升級。甚至產量調節、災害救濟補助等均需時時衡量,確切掌握,該收購就收購,該出手援助農民時則不能拖延,而以最快速的效率,來減少農民所承受的痛苦


我有心,也肯用心

歷年來,農政向來是省政府一項非常重要、吃重的工作,到了宋楚瑜主政時,省農林廳列管案件計達七百多項,超過省政府其它廳處,更可說明農漁工作在台灣省的重要性。雖是如此,但宋楚瑜對於農業,卻一直沒有任何動人的口號。

在宋楚瑜之前的三任省主席,李登輝的「核心農家」,邱創煥的「精緻農業」,連戰的「富麗農村」,這些原有的農業施政理念都被宋楚瑜承繼下來。他說:「我並不是學農的,將歷任省主席規劃的藍圖、答應農業界的事情好好延續下去,就是最好的施政口號。

另方面,宋楚瑜對自己說,不必提口號,有心最重要。他自認沒有別的長處,就是有耐心,願意花時間、腳踏實地的,從民眾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宋楚瑜這麼強調:「我雖不學農,但我有心,就是苦民之苦,設身處地的對每個問題、每個細節,用農民的心去想問題。

舉例來說,台南縣左鎮鄉的農民希望每戶補助二萬元做蓄水桶,這雖然是一件小事情,他覺得非常實際,政府必須對人民的每一件事應給予關心,用心去解決。做好蓄水桶,可供灌溉、救旱及噴藥使用,不僅可以解決山坡地用水問題,也可以增加農業的生產與收入

另在主要稻作的地區,增設了六十六處大型穀物乾燥中心,直接受理農民收穫濕穀的統一乾燥工作,此舉有助於舒緩農村的勞力不足,減輕農作物重複搬運的成本支出。

宋楚瑜任內,省農林廳先後在邱茂英、陳武雄兩位廳長領導下,積極輔導無競爭力的農作產品轉作,對於有競爭潛力的農產品,則朝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雙管齊下,加強所屬各試驗改良場所的基礎研究、產銷班的設置、產銷資訊流通,為農民開拓市場利基(niche)


不能不站在農民的角度想問題

有許多的省議員都來自農業縣或出身農業基層,不只在省議會開會期間關心農民,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在反映農民心聲。他們一提到稻米收購的數量與價格,已經多年沒有調整,農民辛苦了一年,可能連本錢都不夠,宋楚瑜就立刻請農林廳進行了解及協商,把收購數量加兩成,收購價格提高一成

為了減輕價格低落所造成農民的損失,省政府曾持續辦理甘藍、包心白菜、釀酒葡萄、大蒜、虱目魚等農漁產品的緊急收購措施。有一次颱風要來了,省議員先打電話來關心,要求省公賣局提前收購契作葡萄。但是根據契作,必須是以一、二個月的時間,每天一定數量收購。如果壓縮在二、三天時間內,是很困難的事,職責所在的省公賣局就很苦了。

宋楚瑜這樣權衡:「倘若我們從省政府的角度考量問題,這是吃力又麻煩的事,但我們不能不從農民的角度來想,不願看到農民遭受嚴重損失。」

過去果樹受災補助的標準,和其他農作物是相同的,後來遇上一次風災,宋楚瑜就請農林廳視不同類型的農作,研擬不同的補助救濟辦法。每一種農作物價值並不相同,補助標準應該有所不同才是。那次颱風,嚴重損害台東、花蓮、宜蘭等地區的番荔枝(釋迦)、文旦,而且果樹也死了,新植要好多年才能結果,如果仍然沿用蔬菜的補助標準,對果農顯然有欠公平。

過去,原規定颱風災害救助作業的工作天為五十四天,省政府則縮短為三十天。當災害發生時,由鄉鎮公所先行勘查災情,省農林廳就立即派員趕到地方,配合縣市政府辦理複查,提早將救助金發放,救助金是直接匯撥農漁民的帳戶,方便迅速復耕復建。


農路壞了也要修

那次颱風的勘災中,宋楚瑜也趕到台東,實地了解釋迦果樹受災的情形。一行人走在產業道路上,眼看著果農的損失,腳底同時感覺到的卻是農路很差。

雖然大家沒有提起,但他心裡先想著農路這麼糟,若不重新整修,是不是會影響農產品的收成?釋迦在運輸中一碰撞,受損就賣不出好價錢,因此他指示補助修農路。

省府自七十四年度起,已經陸續推動既有農路整修及改修計畫。宋楚瑜既然親身體驗了農民的苦,不幫他們設法改善,總是於心不安。這項工作後來列入台灣省基層建設計畫項下辦理,五年之間共計投資經費一百二十一億元,完成興建產業道路五百餘公里、改善農路一千七百公里、養護及路面處理一千九百公里,並完成宜蘭縣等十五縣農地重劃區內農路,長度合計一千九百公里

農業在台灣,已蛻變為非單純的經濟活動,而與國土保安、水源涵養、自然生態保育息息相關。如今從一些主要道路,轉入鄉野田間與基層農村,都不再不良於行,不僅有了筆直平坦的柏油路面,也有很好的道路護坡及排水系統等設施,農水路亦更具使用功效,適於大型農機操作,有助於農業機械化的實施


運用公共投資吸納農漁民成本

當時為了因應加入 GATT、WTO的衝擊,台灣省政府進行了各種調整、輔導與鼓勵的措施,另還以政府的力量,運用投資公共工程的方式,協助農漁民。

將一些方便農漁民的公共設施費用,由政府來協助支付,農漁民相對的成本就會減低。雲林縣大埤鄉、高雄彌陀鄉是其中的兩個例子。

雲林縣大埤鄉是全省最主要的酸菜產區,醃菜用鹽水隨意傾倒,會使土地鹽化,政府為加強環保,要求生產酸菜的農民要做好污水處理。做酸菜的農民賺的是蠅頭小利,要求投資四、五千萬做污水處理,農會或農民都沒有辦法做到。省政府就用環保公共設施相關的辦法來做,以政府投資公共工程方式來吸納,此舉做到了土地保護,也解決了幾十年來地區性的農業問題

政府為回饋農民,減低農民支出成本,所付出的心力不可不謂大,每年減免的田賦及農田水利費高達數十億元,省農林廳年度預算經費亦有五成以上,係直接嘉惠農民,包括農民健康保險、老年農民津貼等。

宋楚瑜關心漁民,全省兩百多個漁港都跑遍了。對於漁民問題,宋楚瑜曾邀請漁業幹部座談,並且晉見李總統。有人建議在彌陀鄉增設漁港加油站,免得漁船要到遠地加油;漁貨不能馬上賣掉,希望做冷藏庫,以及設置漁具設備倉庫等等。這些都由省政府以公共投資方式,一一獲得解決。

漁民在海上作業,與海搏鬥,真是拼風拼雨,賺的是賣命錢,危險性遠較其它行業為高。這樣的打拼,部分漁民朋友由於信仰及習慣的因素,不願投保人身險,如有不幸在海上作業失事時,眷屬卻得不到保障。自八十四年四月起,在宋楚瑜指示下,省政府自動為出海作業漁民投保海上作業平安險,每人新台幤三十萬元,後提高為六十萬元,保費全數由省政府負擔

依照規定,漁船出海作業一定要帶信號彈,不帶不得出海,這是安全上的考量,遇有事故發生,即可發出請求救援,政府的規定沒有錯。但是信號彈容易潮濕導致故障,必須定期更新,因而增加漁民的支出與負擔,因為這樣的事,漁民頗有怨言,常與駐警檢查人員爭執。
既然無法有效執法,人命卻比較重要,宋楚瑜告訴漁業局,漁民的信號彈由省政府補助。理由是:「這是政府該做的事,只要這些信號彈在必要時,多救了一個人,那所有補助都夠本了!」


這件事的決策做得很慢

台灣很少嚴重乾旱,相對於水災、風災,旱災少之又少,民國四十七年時有過一次,再過來是宋楚瑜剛到省府的八十二、三年間,居然又碰到一次,而且橫跨兩年。

乾旱這個問題很棘手,不同於其它災害,不是花錢就可能將事情作圓滿解決。其它災害透過經費補助,可以很快恢復生產,乾旱則關連到農民是否休耕的問題。宋楚瑜與農民互動不錯,也了解農民的心理,他注意很多人沒有特別注意的一點,那是農民長年辛勤下田,是已經養成的作息與習慣,叫政府白白付錢補助,樂得清閒在家睡覺,農民是不願意接受的

有時作決策看似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批個字、一紙公文,就下去了,問題在於做出來的是好的決策,或是壞的決策。宋楚瑜做了這樣的比較:「好的決策可以影響千萬人,壞的決策也可以影響千萬人,這一好一壞、正負之間的來回關係,可影響了好幾個千、好幾個萬人、好多好多的家庭生計。」

他反覆與農林廳、糧食局、建設廳等機關商量,一再費心思量,就是遲遲不能宣佈休耕。直到最後該做決定時,他也不猶疑,該休耕的就休耕,但事前的預警與相關準備,還有與農民的溝通等,都要求同仁確實做到。他考慮蠻多:「補助的經費再多,亦絕對彌補不了農民全部的損失,農民短少了應有的收入,一整年的生活都會受影響。」

這件事的決策,宋楚瑜做得很慢,原因之一是一直在等待,總是希望老天爺趕快下雨。下一場大雨,所有問題迎刃而解,可是政府公務人員不能只會靠等待,此非上策。凡事還得靠自己,省政府同時絞盡腦汁,運用調配水源等辦法,將原來打算公佈休耕九萬公頃的計畫,到最後降到實際只有休耕一萬公頃,將農民的損失一直降到最低最低。


必須各個部門通力整合資源

宋楚瑜認為,台灣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遷,農民反而淪為比較弱勢的族群,政府有責任,以回饋之心,爲農漁民設想,爲農漁民整合資源,為農民解決問題,因為,「農民們的血和汗,一輩子都流在這塊土地上。」

他同時更強調的,許許多多的農漁業問題,並不是單一農政單位所能完成的任務。如上所述,從建設、交通、衛生、環保、旅遊等各部門,到主政的農業部門,都必需透過整體的規劃,發揮協調一致的精神,以及中央到地方的溝通與合作,缺一不可。


節略轉載自商周出版社「寧為劉銘傳-宋楚瑜的僕人領導哲學」資源整合篇/第十五章 我不學農,但我有心,方鵬程著,2006年10月出版

處理請願

1994年8月8日新聞媒體報導少數葡萄農使用 農藥不當,造成果農極大的衝擊,在颱風天,民意代表率苗栗八百多名果農到省政府大樓抗議,宋楚瑜不同意在颱風天聚眾而不顧果農的安危,也不忍警察同仁 在防範風災之際,還要因果農抗議增加勤務負擔,因此反嗆民意代表作秀做過頭。
宋楚瑜不受民意代表作秀式的威脅,並不表示他不關心果農所受到的衝擊,第二天他親自到苗栗縣卓蘭鎮農會,實地瞭解真相,明白省農林廳已加強管制農藥, 消除葡萄殘餘農藥的疑慮,並親自品嘗卓蘭葡萄,消除消費大眾的疑慮。
1994年12月3日,台灣首次投票直選台灣省長及省議員改選,大選結果宋楚瑜順利當選,在苗栗縣的得票率超過六成。
photo
1994年8月9日主席訪問卓蘭農會,與苗栗縣何智輝前縣長、農林廳邱茂英廳長一起瞭解葡萄農民情況。

photo
1994年8月9日主席訪問卓蘭農會,與苗栗縣何智輝前縣長、農林廳邱茂英廳長一起瞭解葡萄農民情況。

宋楚瑜勘災

每逢颱風發生,宋楚瑜均在最短時間內趕赴災區,除了搶救民眾生命財產、搶修道路等公共設施外,對因風災所造成民眾財產的損失,盡最大能力予以補助,而 其以身作則、帶頭勘災的管理哲學,也帶給受災民眾心靈上的撫慰。
在處理天災過程中,最棘手的就是農產品補助問題,宋楚瑜卻有其過人的耐力與決斷,面對困難的災後重建。
photo
1994年7月12日,宋楚瑜訪視宜蘭、花蓮、台東三個縣受提姆颱風所造成的災情,
並至台東縣東河村處理颱風所造成的農作物文旦損害。

photo
1994年7月12日,宋楚瑜訪視宜蘭、花蓮、台東三個縣受提姆颱風所造成的災情,
並至台東縣東河村處理颱風所造成的農作物文旦損害。

photo
1993年11月2日,宋楚瑜至台中縣清水鎮勘驗旱象所造成之農作損害。

宋楚瑜與農民

歷年來,農政向來是省政府一項非常吃重的工作。宋楚瑜主政時,省農林廳列管案計達七百多項,居各廳處之冠。他說,我雖不學農,但我有心、也肯用心,就 是苦民之苦,設身處地的用農民的心去想每個問題!他推動「三生一體」的概念—「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三者齊頭並進不可偏廢,而具體的作為有:
1.致力縮短城鄉差距,加強農村基礎建設。
2.強化農會、水利會、漁會功能,為農民服務。
3.全力協助提高農民生產、保障收益,尤其災後救難紓困 。
photo
宋楚瑜偕同彰化縣阮剛猛縣長、縣議會議長白鴻森及省議員謝言信,至彰化縣了解蔬果產銷問題。

photo
1996年1月19日,宋楚瑜至雲林縣訪視養豬戶。

photo
1994年7月5日,宋楚瑜訪視台中縣霧峰鄉農會,瞭解米倉情形。

photo
1994年7月5日,宋楚瑜訪視台中縣霧峰鄉農會,了解米倉情形。

photo
1993年7月6日,農村勞力不足,省政府協調軍隊助割。
宋楚瑜伉儷到南投縣慰問替農民助割的國軍弟兄。

宋楚瑜與漁民

環繞台灣1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密佈著大小漁港有380個之多,難以置信的是,宋楚瑜是少有到過台灣每一個漁港的政府首長,但是只要想想,他是唯一一 個到過台灣309鄉鎮至少五次的省長,這就不足為奇了。他提供經費修築防波堤、添置漁港設備(包括冷藏冰庫、漁具修理廠等),也協調增設加油站(最重 要的是小琉球),另外增加漁業碼頭設施讓旅客進出便利、全額補助漁民保險、漁業用油補助等等,都是師承蔣經國先生的作風。


photo

宋楚瑜親上漁船傾聽漁民的苦水。

photo
宋楚瑜至漁市場了解漁民漁獲問題。

photo
1995年12月7月,宋楚瑜訪視澎湖縣,向漁民們問好。
photo
1994年月9月22日,宋楚瑜訪視澎湖縣,向漁民們問好。

photo
1994年3月26日,宋楚瑜訪視台北縣富貴角假日漁市。

photo
1994年5月18日,宋楚瑜訪視台東縣成功鎮長濱漁港。

photo
1998年6月4日,宋楚瑜至澎湖縣漁港訪視,關心問候縫補漁網的漁民。右為澎湖縣賴峰偉縣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