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政治就是人性關懷



政治就是人性關懷

一切彷彿如昨,任內最後一次霧峰省議會的總質詢裡,宋楚瑜以激動的心情說著:「人生權位不足惜,留得好名才是真」。


八九點七的成績,百分百的誠意

五年九個月,他走過全省309個鄉鎮市不止4遍以上,省民肯定他,各種民意調查數據經常給他八成五以上的高支持度,幾乎全台灣的人心理都清楚,宋省長做得很好,做得很稱職,做得沒話說,做得一級棒。

蓋洛普的民意調查,宋楚瑜出任省長之時,支持度57%,每半年就上升十個百分點,到做滿一年時,已高達80%

八十三年六月省政總質詢期間,65位出席質詢的省議員中,有55位明確表示了對宋楚瑜與省政工績效的肯定與支持,包括多位非執政黨籍的省議員。

八十三年十二月三日的選舉中,以四百七十二萬六千零一十二票,百分之56.22的得票率,當選首屆台灣省省長。


不做嘉慶君,寧為劉銘傳

平日宋楚瑜最常提到的,是他的導師蔣經國先生他的父親,還有歷史人物張良的「淡泊名利,要得捨得,功成身退」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都讓他心儀。

另有兩位近代人物,一位是延平郡王鄭成功,另一位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宋楚瑜的心中,理性告訴他該追慕的是劉銘傳,鄭成功是開闢者,劉銘傳是建設者。

劉銘傳與他的任期差不多,劉是首任,宋是最後一任,一頭一尾。

宋楚瑜對這兩位曾有功於台灣的人物,甚為熟悉,有次在省議會答詢中,宋楚瑜順口背出這一首詩:「誰能赤手斬長鯨,不愧英雄傳裡名,撐起東南天半壁,人間還有鄭延平。」也曾經做了「寧為劉銘傳,不做嘉慶君」的表白。

 
<引用:http://city.udn.com/6366

相隔一世紀的交鋒

劉銘傳與宋楚瑜先後在台灣工作,雖然相隔一個世紀又十年,但兩人有著很大的交集為台灣老百姓打拚。

宋楚瑜說:「劉銘傳之前的建設大都是軍事上的考量,真正關心民生建設是從劉銘傳開始,他是以現代化眼光,全方位建設台灣的第一人。

劉銘傳從18851891年,約做了6年,是清廷欽命的首任台灣巡撫。幾乎除了軍事之外,劉銘傳許多關於民生建設的用心,都是宋楚瑜從事省政建設的原型。劉銘傳清丈土地,重訂田賦,籌資開採煤礦,提煉樟腦,創辦西學堂、番學堂,改善番民生活,設通商總局,鼓勵對外貿易等等,都為民生,都為嘉惠百姓。

劉銘傳非常重視交通建設,台灣鐵公路交通的基礎從此奠立。劉銘傳鼓勵地方官府建築道路與橋樑,做了第一條碎石路,從淡水到新竹,也就是今天台一線最先的規模。宋楚瑜推崇劉銘傳,說億萬人中,「獨他洞悉鐵路重要性」,台北基隆線於光緒十七年通車,兩年後台北新竹縣也通車。宋楚瑜以有限的任期,積極推動建立台灣路網,是應地方發展之需,亦是來自劉巡撫的啟示與影響,兩者前後輝映。



四大價值與「省長誓約」的奮鬥

宋楚瑜在辦公室裡,特地擺了一幅台北縣一位老前輩送給他的「先民渡海圖」,用來緬懷先民開台的辛酸血淚。

宋楚瑜認為台灣人有一種精神,那就是台灣人不認輸、不怕輸的精神,他歸納出台灣人追求四大價值:「追求族群的和諧」、「追求社會的公義」、「追求機會的均等」與「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同時認定台灣人還有一種個性,老百姓不管誰做什麼官,老百姓所關心的是誰在真正替他們解決問題。

凡此使他堅信「民主政治,天大、地大、百姓最大。」也讓他一再竭誠盡力--「只要這個社會還有人生活在陰影之中,生活在痛苦之中,我們就永遠不會滿足。」

以下這幾段文字,可視為一直刻在他心版的「省長誓約」(見宋省長就職演說全文);

--如果我們大城市的自來水普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但卻仍有民眾生活在缺水的陰影下,我們絕對不會滿足。

--如果我們的教育水準和品質不斷提升,但仍有偏遠地區的居民,他們的子弟上下學必須爬山涉水,而教育軟硬體設施卻又極其的簡陋,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我們永遠不會滿足。

--如果這個社會還有弱勢團體照顧不周的問題,我們永遠不會滿足。

--如果低窪地區的淹水問題不能解決,我們絕對不會滿足。

--如果我們的農民終年辛苦,所得到的卻是菜價跌到祇有兩塊錢,仍無人問津,而漁民長年在海上捕魚,卻只夠溫飽,我們永遠不會滿足。

--只要我們的榮民眷村一家十幾口人擠在一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小房間中而不能解決,勞工朋友眼看房價節節高升而無力購買,我們也絕對不能坐視不管。


省長誓約


人性關懷的施政

在台灣,宋楚瑜會說各種不同的方言,他的詞鋒應可名列前茅。他可以娓娓道出複雜的道理,也擅長將複雜道理說得很輕巧,例如他說省政建設就是一部「媽媽經」,省主席、省長就是「管家婆」。而且他認為,這個「管家婆」所展現「媽媽經」的一切,應該是一種「人性的關懷」。


政府團隊的共同行動

「人性關懷的施政」--是經過宋楚瑜的一番思考與工作經驗的轉折,才完成。

宋楚瑜曾說:「所有政治的道理,都是常識。」(All politics is common sense.
相對於法律政治,凡法令規定的事情,政府一定要做,而「常識說」所講求的,是政府領導者要帶領出工作成員的主動行為。不必由老百姓三催四請,政府就應好好的重視,好好的去做這些的工作,盡到自己的職責,做到自己的本分。這是公僕的本份,也是職責。

另說:「所有政治的道理,都是人性關懷」「All politics is human concern.
這講究的是政治上的責任倫理(ethics of responsibility),政府領導者帶領團隊的責任政治的表現。倫理常訴諸於比法律更高層次的人性,譬如讓老百姓都喝得到自來水,不會被水淹,都能公平的享有現代的生活水準,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那就不用成天打高空,只掛在嘴邊說,而是確實的負起職責,以實際的行動去做,就像媽媽應該照顧孩子,那是出自於天性的一樣。

宋楚瑜的「四大價值」或「省長誓約」,所說的都是人人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政治不應是「吹牛皮」的工作,不該是「只會說,卻做不到」的職業,尤其他覺得台灣發展到現在,特別需要務實的追求這些價值理念,也有待政治領導者邀請他的同仁一起加入行動。

當政治人物對社會的不公平、老百姓的生活差距感到不滿足,而與他的同仁同心協力,將「不忍之心」轉化成政府機構的工作與行動,即是「人性關懷的施政」。


節略轉載自商周出版社「寧為劉銘傳--宋楚瑜的僕人領導哲學」/基本思維篇/第一章 政治就是人性關懷方鵬程著,2006年10月出版 





宋楚瑜與劉銘傳玄孫女劉學馥女士

  • 劉銘傳,安徽合肥西鄉人(今肥西縣銘傳鄉),是清朝末年淮軍重要將領,台灣省首任巡撫。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台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 也在台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督台期間台灣鐵路開通,為台灣與福建之間的第一條電纜鋪設,此外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機構, 為臺灣近代化的先驅。
  • 劉銘傳第五代玄孫女劉學馥女士,曾多次訪台,與宋楚瑜結為好友;2009年,劉學馥女士攜女兒蔡亮小姐(劉銘傳第六代)再度來台,專程前往台北,與宋 楚瑜兩度會面敘舊。
  • 圖為1996年8月31日,劉學馥女士第一次訪台,宋楚瑜在台灣省政府中興新村接待。



先民渡海圖

  • 這幅由畫家冉茂芹先生所繪的「先民渡海圖」伴隨著宋先生數十年,畫的左邊是載送先民橫跨海峽的帆船,船邊是一群穿著唐衫的移民走向海岸,中間一位手中 捧抱的是媽祖神像。眾人目光中懷著憧憬與希望。
  • 宋楚瑜以這幅畫提醒自己要全力打拚,協助省民安身立命,建設台灣成為和樂家園,這是省長不能或忘的責任。




photo

所有政治在照顧基層

宋楚瑜擔任省長時,最常引用美國前眾議院歐尼爾議長所著的《所有政治在照顧基層-All Politics is Local》,就是政治人物要心存百姓,照顧基層,這是一種信仰。忽視基層、眼光老是往上瞧的政客,一定會被人民所淘汰。
圖為1974年4月19日,蔣經國先生接見美國歐尼爾議長所率領的眾議員訪問團一行,宋楚瑜及關鏞(外交部北美司司長)擔任傳譯及記錄。圖內左一為胡 旭光、右一為蔡維屏(外交部次長,在美台斷交後,擔任第一任駐美代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